(资料图)
【院士谈科技自立自强】
作者:彭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拥有6000余年历史的玻璃,古老而又现代。进入21世纪,玻璃发展为新兴领域的关键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信息显示、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深海探测等,受到全球关注。
玻璃的演变是材料创新的缩影。一代材料一代技术、一代材料一代装备,材料作为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支撑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可以这么说,任何实体制造都是材料的系统集成,如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就是由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制造或集成的400万个以上的零部件构成。正是由于材料的先进性、支撑性、引导性特征,使其成为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象征。
我国是材料大国,已经形成了全球门类最全、规模第一的材料产业体系,产业产值从2010年的0.65万亿元快速增长到2022年的6.8万亿元。但不容乐观的是,我国材料产业“大而不强”问题同样突出。当前,国际经济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改变,体系化提升我国材料产业的自立自强水平,是参与全球产业链优化与重构的重大课题,更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
实现材料自立自强,核心在于建成一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世界材料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只有建成一批敢于勇闯科技创新“无人区”、机制改革“深水区”的国家新型研发平台,才能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涌现更多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才能在重大科技攻关中形成均势制衡或颠覆性突破,才能加速推动我国材料产业实现从自主向自立、自强的根本性转变。
与此同时,我国材料领域发表论文数和申请专利数虽列世界第一,但材料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投入强度较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关键原因就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够突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因此,实现材料自立自强需要培育应用导向的创新生态,坚持企业“出卷”,高校和科研机构“答卷”,国家战略与市场价值“阅卷”,加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再说人才,这是实现材料自立自强的基础。交叉融合正成为材料科学的重要特征,也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要面向全球从各领域、多学科选拔青年人才,在实践中培养一批充满创新活力的“青年科研人才”“卓越工程师”。特别要创新用人机制,大胆采用“揭榜挂帅”等激励机制,用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为我国材料自立自强厚植根基。
《光明日报》(2023年06月27日 01版)
X 关闭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古法金”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
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8日在...观察: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时”与“势”
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张煜欢摄1月8...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
日前,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中老铁路的背后 “税务专车”一路同行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仅需...哈啰出行投资成立装饰工程公司 注册资本200万元
企查查APP显示,3月18日,上海钧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Copyright © 2015-2022 北极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9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