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新网西昌5月17日电(马帅莎 郭超凯 徐波涛)5月1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6颗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记者了解到,这颗卫星从北京运抵西昌时首次使用国产运20飞机进行整星运输。
5月17日10时4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朱磊 摄此次发射的北斗卫星为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驻守在地球上方36000公里的太空,担负着为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技术指标提升提供增强服务的重要使命,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吉星”。
4月2日,这颗卫星在完成在北京航天城的工作后,顺利从北京运抵西昌。这也是北斗三号卫星首次使用国产运20飞机进行整星运输。
5月17日10时4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杨志远 摄针对运20飞机内部空间特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设计了箱外减振的新型整星包装箱,该设计能够最大化利用国产飞机内部空间。除运输北斗三号卫星之外,包装箱还融合了其它型号卫星的空运需求。
针对此次运输工作,研制团队相继克服了运输固定难度大、装载飞机过程风险高等困难,圆满完成了运输总装工作。相比于租用国外运输机,使用国产运20飞机运输提高了中国整星运输环节的自主可控能力,节省了可观的运输成本。
除此以外,研制团队还积极采用自动化手段,将大量智能设备应用于此卫星的总装环节,用科技实现人机协同,促进研制流程高效运转。
工作人员介绍称,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舱板开合系统在众多应用的智能设备中,集成了诸多“黑科技”。其中柔性力控、人机协同转换等技术应用了大量专利和技术诀窍;现场应用效果明显,人工需要花上2个小时的合舱板工作,使用机器人后30分钟内就能精准完成。自主研制的柔性力控等技术的应用,克服了舱板开合过程中的操作不稳定、过度依赖人员经验等问题,提升了卫星对接装配环节的质量。
卫星自动调姿系统,则大大提升了在大型部组件安装、舱段精密对接、太阳翼对接展开试验、天线对接展开试验等项目中位姿精密调整的自动化水平。系统安装在卫星转台上,可实现卫星在任意姿态下的6个自由度的位姿精密调整,满足卫星在不同姿态间的自动化转换。使用该系统后,卫星太阳翼安装由原来5人减少为1人操作,卫星调姿时间由2小时减少为15分钟,大大提高总装效率。(完)
X 关闭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古法金”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
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8日在...观察: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时”与“势”
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张煜欢摄1月8...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
日前,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中老铁路的背后 “税务专车”一路同行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仅需...哈啰出行投资成立装饰工程公司 注册资本200万元
企查查APP显示,3月18日,上海钧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Copyright © 2015-2022 北极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9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